关注我们

顽皮还是“多动”

2012-12-31

  一位年轻的母亲坐在我的办公室,一脸愁容地讲述她遇到的难题:

  我儿子小泽8岁了,小学二年级。他并不是个坏孩子,非常天真可爱,也很聪明。可他实在是个闲不住的小家伙,每天晚上陪他做作业和哄他睡觉简直就是一场恶梦,要花掉我很长时间!他总是忙忙碌碌、不知疲倦,哪怕是真的累了,他也不肯乖乖地睡觉。他成天大喊大叫,把弟弟妹妹吵得不得安宁。早上好不容易把他叫起床了,可他穿衣服很慢,磨磨蹭蹭不愿上学。我每天都得帮他把衣服和课本作业本准备好,一边催他。哪怕一点点细节没有照顾到,他就没办法准时上学。他五岁的小弟弟都比他会照顾自己!

  在学校他也总是惹麻烦,老师反映他上课总是走神,小动作不断,或者从别的孩子那里抢夺铅笔橡皮,拍打他们,在课堂上或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坚持安静地坐上五分钟。他还总爱插嘴来打断别人,不去听其他孩子甚至老师的话。晚上做作业的时候,他要么是很匆忙,做得太快以致写得凌乱不堪,要么边做边玩,一会要喝水,一会找不到东西,一会抱着他的变形金刚不肯放手而忘了应该干的事!常常拖拉到深夜也还没完成,有时甚至连老师布置什么作业都不记得。

  我试过一些训练去改正他的毛病,可就是没见效。我已经被老师接见好几次了,今年还被通知他得留级。我和老公两个人被折腾得疲惫不堪,又很担心,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
  这位母亲的描述显示了她8岁的儿子在监管并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上比同龄的孩子落后很多。他无法控制长期的坐立不安和活动过度,他行为冲动,不能慢下来去倾听他人、遵从指令或仔细完成分派的任务。

  许多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都长期存在这类典型的问题,建议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。

  其实,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,英文缩写为为ADHD,俗称多动症。常起病于童年青少年时期,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、活动过度、冲动任性等。大部分受多动症困扰的人是由于大脑额叶功能低下,没有正常地发挥其功能。

  目前多动症患儿越来越多,根据调查统计,我国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为5%-10%,通俗地讲,平均一个班级就会有2、3个学生患有多动症。其中有四成患儿未得到及时正确治疗,需引起广大家长、老师、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  有家长认为,随着年龄增长,孩子多动症的症状会逐渐消失,实际上,学术界把多动症界定为“慢性疾病”,虽然随着年龄渐大,多动症患者多动的表现会有所改变,但是注意缺陷障碍依然存在。如果不进行诊断治疗,约70%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,30%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。更甚的是,因为孩童时期的忽略,会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差,缺乏自尊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,出现逃学,被开除,或者不良行为,物质滥用等,甚至发展成为其他精神方面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,成人后在工作,家庭,社会关系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困扰。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,而且还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,给学校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
 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,家长对于多动症存在很多的误解。

  很多家长认为,孩子只不过是活泼好动,比较顽皮难以管教,是孩子的性格特点,而不会是疾病。那么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呢?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活动是否有目的性,学习是否困难,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来作初步判断。从活动方面来讲,多动症的孩子其多动是盲目性的,常常做完一件事马上后悔,但认识了错误后下次却又重犯,是心理异常导致的,而非顽皮所致;活泼好动却是有目的性的,而且换在另一些场合如陌生人面前就能安静下来。另外,多动症的孩子在小学一、二年级的成绩还好,到了三、四年级往往成绩上下波动,父母抓一下成绩就上去,不抓的话就会下降很明显。还有,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反映在枯燥的问题上,写作业时缺乏注意力,而看电视看漫画或者玩电脑游戏等就能一坐几个小时,一动不动。

  因此,对多动症儿童应早期诊断、早期干预、早期治疗,治疗愈早愈到位,效果愈高。单纯指望多动症可以自愈是非常不切实际的。不过家长可以放心的是,多动症是可以治疗的。只要家长能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确定诊断,及早采用药物治疗,多数会有很好的疗效。